1948年,聂荣臻的秘书问毛主席:若无西安事变,我们现在会怎样?
古城西安的空气里,除了烧煤的烟火味,还飘着一股子浓烈的火药味,就差一颗火星。
古城西安的空气里,除了烧煤的烟火味,还飘着一股子浓烈的火药味,就差一颗火星。
1949年10月19日,周恩来把两张任命书并排摆在中南海菊香书屋的桌上:徐向前为正、聂荣臻为副,同任总参谋长。消息一出,华北军区里不少老部下替聂帅“捏汗”——三个月前大同集宁刚吃了败仗,怎么反而“降半格”?坊间悄悄流传“聂帅失宠”四个字,一传就是七十年。
1953年4月的一个凌晨,朝鲜西部战线还裹在薄雾里,志愿军四十六军副军长曾雍雅刚结束夜间部署,正准备研究下一轮火力配系。突如其来的机枪扫射,将营区搅得天翻地覆,这一天原本稀松的黎明,被爆炸声撕开了缝隙。
从十大开国元帅的成长、发展轨迹来看,一种类型是中央及中央军委下派到中央苏区及各大苏区的军政领导者,另一种类型是在中央苏区及各大苏区创建红军“山头”和苏区的“老总”,还有一种类型是在苏区的斗争中从基层官兵中成长起来的军政将帅。
1984年国庆节前夕,解放军出版社送来了《聂荣臻回忆录》上中下3册合订本,呈请聂帅审阅。聂帅从我手中接过这本书,轻轻抚摸着书的封面,自言自语地说:“想不到精装本这么快就印出来了。”“出版社和印刷厂的同志加班赶印出的样书,请您审查的。”我说。聂帅点了点头,“噢,
1959年,刚刚入夏,合肥街头的风吹得有点急。聂荣臻坐在车里,看着飞快闪过的街景,没说什么。这次走访其实是临时决定,没人觉出那种仪式感。眼下合肥,像是刚从某种紧张里缓过来,省里的老领导,苏毅然,心里也掂量着怎么接待。老朋友太久没见,彼此寒暄时的表情像磨得发亮的
那部剧拍了三年,林永健每天早起练站姿,对着镜子模仿聂帅说话时喉结的微动,连抽烟时手指的姿势都反复练习。
1936年2月初,延长县炭窑沟的夜风钻进窑洞,火油灯摇着昏黄的光,中央书记处正在商量东渡黄河的细节。桌上的地图摊得老大,黄河在纸上像条粗重的墨线,一直牵动着众人的心。
1955年9月27日,聂荣臻穿着崭新的元帅礼服站在怀仁堂,接过毛泽东亲自颁发的元帅命令状时,脸上没有太多激动,反而低声跟身边的叶剑英说:“这勋章该给那些没看到胜利的战士,我不过是替他们领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看起来温和的元帅,授衔前曾主动找过周恩来,说自己建
2004年3月的一个上午,初春的寒意还没褪尽,北京海淀某处小楼里,两位白发女性在客厅里并肩坐下,其中一人叫王雁,另一位是聂力。沉默持续了几分钟,王雁忽然轻声说:“那年处理我父亲案子的最后签字,是您父亲吧?”聂力抿了抿嘴,没有回避:“是,他亲笔签的。”对话仅两句
进入1960年后,陈赓的身体好转了不少。早些时候因为心脏病的缘故,所以陈赓休养了下来。可是就算休息,陈赓也总是闲不下来,依然要工作。
他是黄埔一期的学员,1904年生于长沙——那个年代,城南的巷子里布满青苔。回国这事,筹谋了很久,也该有个了结。历史有时候像黑白照片,静止下来,留下人的影子。现在李默庵来到了故事的尾声,却见故事还没有完。
一天要做十几台手术,却没空治疗自己的伤口。我们每个人,都听过他的名字。但却未必了解他的故事。
1947年5月,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在孟良崮被全歼,爱将张灵甫被击毙;6月开始的鲁西南战役,歼灭国军6万余人。11月,共军攻占石家庄,首个大城市被解放。进入1948年更是坏消息不断,共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就在上个月,4月5日,洛阳城被攻克,4月
张瑞华是中央组织部的前任副部长,丈夫是开国元帅聂荣臻,女儿聂力后来当了空军中将。可她晚 years一直住在老破四合院里,连聂荣臻去世后组织要给她换新房都被她拒绝了,说还有老百姓住得差,自己不该特殊。
1949年1月21日凌晨两点,北京南苑上空仍有稀疏的探照灯扫来扫去,寒风卷着零星枪声飘进总前委驻地的小院。留守的通讯员端着热水壶冲进屋里,低声嚷道:“傅作义那边又发来电,请求再延半日谈判。”徐向前抬头看了看,揉了揉酸胀的眼眶,屋角的聂荣臻没有吭声,只把桌上的态
都说人活一世最怕身后冷清,可你想过吗?一个被无数人敬仰的巨人,最后走的时候,来送他的人却寥寥无几。不奇怪吗?可偏偏,聂荣臻就选了这么个结局。他为国家打了一辈子天下,最后却只让家里几个亲人送自己一程。这事儿蛮出乎意料的,你琢磨琢磨,是不是反常得很?
百年前的旧中国,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军阀混战不休,百姓生活更是苦不堪言。风云变幻中,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甘为劳苦大众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
关于开国大典的史料,或见诸于报刊,或散见于回忆录中,完整系统的档案资料不多。目前,相关研究也多见于当事人的回忆性文章。因当事人只能回忆自己的亲历之事,比较散乱,故对开国大典的筹备、举行及后续工作缺乏全局、系统的研究。本文依托档案资料汇编、回忆录、报刊等史料,拟
聂荣臻 天安门城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北平市 贺雪 2025-10-02 12:30 4
关于开国大典的史料,或见诸于报刊,或散见于回忆录中,完整系统的档案资料不多。目前,相关研究也多见于当事人的回忆性文章。因当事人只能回忆自己的亲历之事,比较散乱,故对开国大典的筹备、举行及后续工作缺乏全局、系统的研究。本文依托档案资料汇编、回忆录、报刊等史料,拟
朱德 聂荣臻 天安门城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北平市 2025-10-01 08:16 4